啮齿动物螺杆菌(rodent helicobacter)是寄居于啮齿动物消化道的一群螺杆菌属细菌的总称,主要定植于盲肠、结肠及肝胆管系统。
迄今为止,已从大鼠、小鼠、沙鼠等啮齿类实验动物中已陆续分离到至少13种啮齿动物螺杆菌,其中肝螺杆菌(H.hepaticus)、胆汁螺杆菌(H.bilis)、啮齿类螺杆菌(H.rodentium)为重要的感染啮齿动物的螺杆菌。
发达国家、世界著名实验动物相关企业及国际实验动物理事会已将该菌列为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微生物。国家标准虽未将其列入检测项,但《中国药典》将其列为必须检测项,且要求为阴性。
病原特性:
1.形态:革兰氏阴性菌。大小约为(1.5-6.5) μmⅹ(0.2-0.7) μm,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呈现螺杆形或弯曲状,新生菌有2-3个螺纹,老龄菌有5-6个螺纹,无芽孢,两极有鞭毛,大多数有鞭毛鞘,有些还存在周质纤毛。
2.培养特性:生长条件较为苛刻。螺杆菌在37 ℃微需氧环境(5%-10% O2),含有5%-7.5%马血或脱纤维绵羊血,添加抗生素的新鲜琼脂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此类菌在体外稳定性差,初次分离培养后,传代时易发生球形裂变或丝状体,呈现非可培养休眠活性状态。
三种重要螺杆菌:
1.肝螺杆菌:199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Fox JG研究组在一批发生肝细胞癌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盐水注射对照组雌性A/J Cr小鼠的肝组织中,发现螺旋杆状细菌。1994年被正式命名为肝螺杆菌。其是目前研究较多,也是已明确具有致癌原的螺杆菌。2008年,李菁等人从发病的BALB/c小鼠中分离获得国内第一株H.hepaticus。肝螺杆菌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于2006年完成,美国ATCC组织已公布一株其基因序列,编号ATCC 51449,为环状染色体,大小为1799146 bps,预计编码1875种蛋白。
2.胆汁螺杆菌:1995年,Fox等人于从患有慢性肝炎的老年近交系小鼠分离得到,随后在C57BL/6、CBA/CA、BALB/c、DBA/2小鼠的肝、胆、肠道分离到该菌。此外,胆汁螺杆菌还与人类胆管癌、胆囊炎等肠道疾病的发生有关,对人类有潜在危害性。
3.啮齿类螺杆菌:感染H.rodentium的动物同样易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试验中将H.rodentium与H.bilis同时感染SCID小鼠,可观察到严重腹泻。啮齿动物螺杆菌与包括H.pylori在内的其余螺杆菌在16s rRNA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ATCC提供的螺杆菌序列及相关报道表明,H.hepaticus与H.rodentium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达97.8%,与H.bilis基因序列也非常相近。
流行病学研究:
1.传播途径:“粪-口”水平传播是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螺杆菌最主要的方式。空气中的粉尘及其他污染物的扩散也是传播螺杆菌的途径之一。
2.感染原理:啮齿动物螺杆菌鞭毛穿过消化道上皮细胞的黏液层,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再通过内化作用穿过上皮细胞侵入基底层,最后进入血液循环进行扩散。
3.致病机理:啮齿动物螺杆菌存在普遍感染,免疫缺陷动物尤其易感。啮齿动物螺杆菌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菌毛、鞭毛、尿素酶在内的一系列分泌因子,通过影响组织趋向性以及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宿主发生直接损伤和免疫损伤。
危害:
1.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啮齿动物螺杆菌能导致小鼠肝炎、肝细胞瘤、盲肠结肠炎、胆管炎、肝胆肿瘤等多种肠肝疾病。其以隐性感染形式普遍存在于大鼠、小鼠、沙鼠等啮齿动物的消化道,呈现慢性、潜伏性感染。对于免疫缺陷动物等,表现亚临床感染,引发多种炎症甚至恶性肿瘤。
2.对实验的影响:8不同株型的细菌在不同品系、年龄和免疫状态的啮齿动物中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导致盲肠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各种组织炎症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其中动物感染螺杆菌后会改变各种免疫应答参数,感染螺杆菌的动物用于人类消化道疾病研究,以及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安全性评价时,结果将受到干扰。
检测情况:
1.细菌分离培养:螺杆菌诊断最传统、最经典的方法是分离培养法。但由于螺杆菌生长环境,培养设备,营养要求,生长特点等限制了其作为常规的检测方法。不同螺杆菌菌落、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都较为相似,此法无法进一步鉴别。螺杆菌生化反应较为不活泼,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素酶阳性。但目前也有发现部分螺杆菌尿素酶生化反应呈阴性。
2.PCR检测:PCR是苛养菌及生长缓慢菌种检测的首选检测方法,可在种和属水平鉴定,已被广泛应用于啮齿类螺杆菌的检测中。螺杆菌PCR检测技术主要通过以16s rRNA序列及各型螺杆菌特异蛋白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检测。检测样本可取粪便、肠内容物及肝脏组织。
3.免疫学检测:ELISA检测血清或粪便中抗螺杆菌特异性抗体,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但是抗原或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使得其特异性鉴别难以进行。虽然血清学方法具有创伤小和敏感性较好的优点,但由于抗体的持续存在和产生时间等问题,使得血清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螺杆菌感染在啮齿动物上非常普遍研究及生产机构应定期检查并将清除此病原体。
1. 在未感染的鼠群应加强监测及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严禁病原菌侵入;
2. 对新引种的动物,进入饲养环境前必须进行检查,排除此病原体感染;
3. 对于感染的鼠群,可用口服抗生素、剖宫产、胚胎移植及新生动物转移法来根除。
4. 感染该菌的动物多呈隐性感染,在临床上很少被察觉,因此加强日常监测,及建立无螺杆菌感染的鼠群,是提高啮齿类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